當前,未來教育已經成為各界熱議的話題,特別是信息技術界對未來教育充滿了憧憬。但當前的議論總是以技術的發展為邏輯起點,認為信息化、數字化正在改變著教育,但同時又不滿意教育變革那么緩慢。
有人認為,幾個世紀以來,什么都變了,只有教堂和黑帽技術學校沒有變。
確實,自上個世紀中葉電子計算機發明以來,信息技術飛速發展,陸續被應用到軍事、金融、醫學等領域,使這些領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學校的變化甚微。
在人類發展史上,科學技術的發展經過了漫長的歲月,開始是獨立進行的,與生產沒有多少聯系。但科學技術一旦與生產相結合,就使生產發生了巨大變革。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蒸汽機和新的工具把工場手工業變成了現代大工業,從而把資產階級的整個基礎革命化了,工場手工業時代遲緩的發展進程變成了生產中真正的狂飆時期。”工業革命也帶來了教育的革命,由原來的手工業式的個別教育改變為集體教育,班級授課制就是在這個背景下產生的,從而大大提高了教育的效率。
正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研究報告《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轉變?》所說的:“從規模上看,當前的學習格局變化可以同19世紀出現的從傳統的工業革命前教育模式向工廠模式的歷史性過渡相提并論。”所以,有的論者認為,現在的學校制度和班級授課制是工業化的產物,在信息化時代,這種制度應該改變。信息化為個性化學習創造了條件,班級應該打散,學校應該消亡。
但是,多數學者否定了這種觀點。我認為,技術的進步對生產來講,可以產生顛覆性的變革,電子商務可以把實體商店顛覆掉,但沒有力量把學校顛覆掉。我們常說,信息技術的發展正在引起教育的一場革命,它使教育生態發生了變化,學習環境在變化,學習內容在變化,學習手段在變化,師生關系在變化。但是,學校教育的變革是十分緩慢的,有些是不變的。
首先,教育的育人本質不會變,立德樹人這個目標不會變。教育的內容(課程)、教育方式、評價標準都不能離開教育的終極目標。為什么說幾個世紀以來,教堂和學校沒有變化?因為教堂和學校都是塑造人的心靈的地方。人的心靈是要靠人的心靈來培養的,要靠文化的積淀。學校是文化的殿堂,是一個民族傳承文化最集中的地方。教師是一個人從蹣跚學步到獨立生活的引路人。人是要靠人來培養的,技術是替代不了的,技術只是手段而已。
其次,即使遠程教育、慕課、虛擬現實等運用信息技術的學習方式和方法,使教育的組織結構、方式方法發生了很大變化,但師生的群體組織顛覆不掉。因為兒童總是需要在一個群體里成長。即使不把這種群體組織稱為學校,但兒童的學習群體總是要存在的,而且兒童最終要走向社會。正如《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轉變?》所說的:“學校教育的重要性并沒削弱。學校教育是制度化學習和在家庭之外實現社會化的第一步,是社會學習(學會做人和學會生存)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習不應只是個人的事情,作為一種社會經驗,需要與他人共同學習,以及通過與同伴和老師進行討論及辯論的方式來實現。”
再其次,陳舊的傳統觀念和習慣勢力的障礙。教育的變革需要人觀念的變革、教師觀念的轉變,但習慣勢力往往阻礙了變革。例如,認為知識學得越多越好。因此,許多教師對信息技術的應用往往停留在如何有利于知識傳授上,沒有認識到信息技術的特點和優勢,不善于利用信息技術來改變教學模式和方法。
當然,教育需要變革,才能適應時代的要求。當今時代是一個變革的時代,世界充滿著種種矛盾,政治的動蕩變幻,科技的日新月異,經濟的全球化,教育的普及化、終身化和國際化,處處都在推動教育的變革。因此,考慮未來教育不能只從技術著眼,而要從未來時代的發展著眼,為人類未來發展著眼。正如《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轉變?》所說的:教育應該以人文主義為基礎,以尊重生命和人類尊嚴、權利平等、社會正義、文化多樣性、國際團結和為可持續的未來承擔共同責任。
在教育和學習方面,要超越狹隘的功利主義和經濟主義,將人類生存的多個方面融合起來,采取開放的靈活的全方位的學習方法,為所有人提供發揮自身潛能的機會,以實現可持續的未來,過上有尊嚴的生活。這才是討論未來教育的邏輯起點,只有在這個教育本質的基礎上去考慮信息技術如何有益于人的發展。同時,我們也相信,隨著技術的發展、數字化的發展,一定會有利于人的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教育必須改革。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思維能力、交往能力、合作能力、積極情緒、優良品格比學習知識更重要。在互聯網時代,一方面要利用信息技術改革教育內容(課程)、改革教學方式(從教到學的轉變)、改革評價制度(多元的評價標準),以提高教育效率,提高教育質量,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另一方面要堅持教育的本質,讓改革服從于立德樹人的終極目標。
本文刊于《中國教育報》